改变教育以适应未来的世界 | 一周精读
改变教育以适应未来的世界
来源 | 世界经济论坛 "4 ways COVID-19 could change how we educate future generations"
作者 | Poornima Luthra(哥本哈根商学院创始人兼首席顾问)、Sandy Mackenzie(哥本哈根国际学校主任)
根据戴尔技术报告,Z世代将进入的2030年,有85%的工作岗位还没有被发明出来。世界经济论坛报告,如今65%的小学生将从事尚不存在的工作类型。
全球疫情将教会我们如何改变教育,使我们的学生能够为未来做好准备。
1. 在相互关联的世界中教育公民
新冠病毒大流行说明了我们在全球范围内的相互联系——不再存在孤立的问题和行动。未来几十年,成功人士需要能够理解这种相互关联,跨越国界,利用他们的差异,以一种全球协作的方式开展工作。
2. 重新界定教育工作者的作用
教师是知识传授者的观念已经过时,现在的学生能够通过互联网随时获得高质量学习内容,教师的角色必须重新定义。教师的作用可能需要转向促进青年作为社会贡献者方面去发展。
3. 教授未来所需的生活技能
在这个不断变化的全球环境中,年轻人需要韧性和适应能力——这些技能被证明是有效应对这一流行病的关键。展望未来,雇主最看重的技能将是创造力、批判性思维、持续学习力、沟通和协作能力,以及社会情绪能力。当然,创业技能也是未来的重要技能之一。
4. 在线学习的大规模发展
冠状病毒大流行迫使世界各地的教育机构开始利用现有的技术工具,为学生创造远程学习内容。以前大学有慕课平台,k-12教育或许以后也会产生类似的平台。
学校“混合式学习”生态建构的4点建议
来源丨《未来教育家》2020年第3期 《后疫情时期,普通学校构建“混合式学习”生态何以可能?》
作者 | 晏汉生(湖北省武汉市旭光学校校长)
晏汉生认为,疫情期间各地开展在线教育的探索为学校“混合式学习”生态建构提供了难得的参考指标。那么学校为此应该做好哪些准备呢?作者提出了4点建议。
首先,创建相匹配的学校文化。设定目标,鼓励多元学习方式,培育创新的土壤,赋予教师和学校行政管理部门更多的自主选择的权利;鼓励教师和学生理性又大胆地进行尝试;及时总结反思,建立基于过程和结果兼顾的课程教学评价标准。
其次,优化相适应的组织形式。对学校的管理结构进行扁平化调整,减少管理层级,在保证基于达成目标的监测前提下,避免过多频繁干预,以适应混合式教学方式的运行。学校可以建设混合式学习中心,配备专人管理,配备必要的硬件和软件。经过任课教师评估认为具有自主学习能力且有明确学习任务的学生,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在相应的时间使用。
再次,组建能持续学习的研究指导团队。这个团队要具有引领作用,能够聚集集体智慧,遴选或开发课程、科学整合资源、提供学习参考路径、建立课程学习分目标和总体的评价指标细则。
最后,高度重视关于学习力本身的课程建设。学生是否能科学合理高效运用线上资源,并能有机结合日常的课堂学习,关键还要以学生自我规划、自我管理能力作为基础,具体到各个学科的学法指导也极为重要,这些需要有专门的课程对学生进行方法上的指导,学校应该有专门的时间和专门的课程供学生学习。
数字素养是其他信息技术素养的基础
来源 | 世界经济论坛 "This is how digital literacy can transform education"
作者 | Ramesh Srinivasan(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信息研究教授兼数字文化实验室主任)
本文主要阐述了信息技术应该“以人为本”,工程师应该像医生一样,首先要有道德规范来约束自己,否则随着互联网的发达,盲目地信仰技术,我们很可能会忘记“技术应该为人服务”的初衷。要实现这样的目标,必须从小学到大学的数字技术教育改变开始。
文中说到两个措施。第一,改变技术教育,使之与政治、经济、文化和人文思想更加紧密地联系起来;第二,让更多人知道数字素养的含义,并知道如何教授这些素养。
未来健康的数字世界,一定是包容、可持续、协作的社会性世界。而现在的技术教育,却把它和社会建构割裂开来,我们很少教授“理解”软件将要“工作”的场景的课程,而仅仅注重技术。如果我们把文化、社会主题和工程技术关联起来教授,那么工程师们将更有能力深入思考他们设计的系统将如何改变世界。
在美国,计算机械协会已经发布了一份道德准则,世界各地数十所大学也新公布了一系列计算机科学伦理课程,例如“硅谷的种族和性别” “电子游戏中的伦理”。
除了数字伦理教育,我们还应该注重数字素养的基本要素的培养:如何构建不同的平台、计算的基本概念——即使我们不涉猎代码——而真正窥见当我们使用一个系统时幕后正在发生(或没发生)的事情。
数字素养只是通向其他素养的大门:
算法素养(理解人工智能系统或搜索引擎系统如何工作);
数据素养(如何/何时/在何处收集数据、如何汇总和保留数据、由谁收集和产生何种效果);
政治和经济素养(谁拥有哪些技术,以何种技术塑造哪些行业,技术如何塑造公共和政治生活,以及企业与公共/政治利益之间的关系)。
附录:《DQ(数字智商)全球标准报告2019》给出每个孩子需要的8项数字公民技能
1. 数字公民身份
能够建立和管理一个健康的,具有在线和离线完整性的身份。
2. 隐私管理
能够谨慎处理网上共享的所有个人信息,以保护自己和他人的隐私。
3. 屏幕时间管理
通过自我控制,在线管理屏幕时间、多任务处理和参与的能力。
4. 批判性思维
能够区分真假信息,良好和有害的内容,以及可信和可疑的在线联系人。
5. 网络欺凌管理
能够发现网络欺凌情况并明智地处理。
6. 数字足迹
能够理解数字足迹的性质及其现实生活的后果,并负责任地管理它们。
7. 网络安全管理
通过创建强密码和管理各种网络攻击来保护数据的能力。
8. 数字移情
能够对自己和他人的需求和在线感受产生共鸣。
中国国际化教育的“5大”转变
来源 | 新学说 《疫情之后,未来二十年中国国际化教育的“五大”转型思路》
作者 | 林敏
作者认为,这次全球疫情深刻地影响了全球化的现状与未来的进程。有些全球化进程中曾经是大多数人的基本共识,也许会被一些更传统保守的信念与政策所取代。民族国家的意识与自我利益会进一步被置于优先,各国原先对世界大同、融为一体的憧憬与向往,也会被各国在疫情中首先确保本国安全的做法所冲淡。
中国的国际化教育迎来了“转型”的契机。疫情前的主流模式与格局会遭遇国内外政经趋势及国际关系大势变化的冲击。原有的办学理念、管理模式、课程体系、师资队伍、升学途径、培养目标,都会要有一定的调整与变化。本文提出了5大转变:
第一,由“输入型”向“内生型”转变。中国的国际化教育一定会从前二、三十年的“全盘引进”,尽可能“原汁原味”向立足本土,为我所需,有选择的引进而过渡。国外成建制的课程系统会被“分解消化”后,其优质特色部分会被嫁接到国内课程,具有中国特色的、内生性的国际化课程会逐渐成型,最后逐渐取代引进课程。这将是中国国际化教育的一次根本性转型,会对我们现有的国际化运营与办学模式带来结构性的冲击与改变。
第二,中国国际化学校现有的以引进西方课程为主干的课程架构要逐渐过渡到以国家课程为基础的“融合式”体系。课程架构的调整,不能只停留在理念宏观层面,更应从微观层面进行研究、比较、分析、整合。
第三,要从以外方校长、外教为主的管理与教学模式变为真正中西融合的模式。要尽快培养一批立足本土,但有全球意识、国际视野,同时具有双语、跨文化沟通力、并熟悉了解中外社会、文化、课程、课堂的教育人。
第四,中国的国际化学校的校园文化,不能只有“洋味”而没有“本土味”。
第五,中国的国际化教育,要从只关注藤校升学率变为更注重孩子的素养及人格的健全。
赋予教师更多自主权
来源 | oecd-forum "How can teachers and school systems respond to the COVID-19 pandemic? Some lessons from TALIS"
作者 | Andreas Schleicher(经合组织教育和技能主任)
这篇文章提供了两个有价值的思考:给教师更大自主权以实现创新和重新定义领导。
赋予教师自主权
在疫情期间,平时的学校教育管理受到限制,教学质量的保障,很大程度体现在教师能动性的发挥。成功的教育制度,一定是尽一切努力培养教师的主人翁精神。
许多人说不能给予教师太大的自主权,因为他们缺乏实现这一目标的能力和专业知识。但是,只会教授规定性动作、复制教学内容的教师是成不了优秀教师的。这次疫情的爆发,让我们看到仅仅进行原有模式的复制教学是适应不了新要求的,要对人们学习的内容如何学习、在哪里学习以及何时学习,进行全新的思考和设计。
在我们像工业一样的学校系统中,很容易低估创新的潜能:根据TALIS数据显示,五分之四的教师表示他们学校的大多数教师都在努力发展新的教学理念,还有四分之三的人说大多数教师都愿意改变。但是,数据也显示,平均只有59%的校长采取行动支持教师之间的合作,以发展新的教学实践。
重新定义领导
在新冠病毒时期,我们发现运作良好的学校,校长一定不是善于发号施令的类型,而是知道如何发挥教师合作能力的类型。其实这个时代,早已要求领导人向这个方向转型,只不过这次疫情凸显了出来。我们的校长,不能再是墨守成规、传达指令的角色,而是成为能集中资源搞建设,创造环境鼓励创新,为学生面向21世纪学习指明方向并铺平道路的领导人。
教师从知识的传输者
变为学习任务的设计者
来源 | 教育之弦 《刘可钦:疫后学校的课程领导与教学实施》
作者 | 刘可钦
北京市中关村第三小学校长刘可钦认为,学生在居家学习时,因为学习环境变化,做出的教育教学上的变通,有些可以完全延续到复学之后。这里重点介绍“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
居家学习期间,老师采取以学习任务推送、学习单、学习支架等形式,帮助学生自主学习,复学后,依然可以成为学校学习的方式之一,其核心就是,教师在课堂上以任务/情景驱动学生学习,减少讲的时间。
这对教师的备课提出了新的要求:
1. 明确一节课、一个单元、一个阶段的学习目标;
2. 设计一节课的学习任务/学习单或问题链;
3. 把教与学的过程分解为几个层次,便于了解学生的情况;
4. 选择与目标一致的评价方式,作业设计与展示、学生交流等。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完成一次转变:从知识的传输者变为学习任务驱动的设计者。
未来大学教育新常态
在线教育不只是将传统教学转移到网上
来源丨中国教育新闻网 《15国21所高校校长齐聚云端——探索与分享:一场全球大学在线教育的特别对话》
作者 | 梁丹
4月24日,清华大学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联合举办了“全球大学特别对话:新冠疫情下的大学在线教育及展望”,通过远程连线,来自全球6大洲15个国家21所大学的校长、副校长和专家学者,以及多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球代表处官员进行了交流。
此次会议,讨论出后疫情时代,在线教育对传统大学教育将带来三个改变:一是普遍开展线上教学的转向,二是如何确保在线教育质量的挑战,三是探索未来大学教育的新常态。我们重点分享第三点。
虽然疫情结束之后,我们的学生还会回到校园,回到教室进行学习体验,但那将是一种和之前不同的学习新模式。
意大利米兰理工大学校长费卢奇奥·内斯塔表示,我们需要探索一个线上学习与传统课堂学习的整合方式,塑造出一种数字化教育而非“虚拟”教育的概念。毕竟,教育不仅仅包括课堂教学和评估,还包括从学习、辅导到社交活动等各种维度。
清华大学国际合作与交流处处长郦金梁认为,即便我们能通过在线方式,让一国学生“坐”在他国大学的课堂上,但是流淌在实际生活中的文化体验却只能通过身体的“在场”才能得到。所以,我们仍需找到一种,既能保障学生专业知识学习质量,又能保障其他质量的在线教育新模式。同时,还可以将传统认为只能线下进行的工作,搬迁到线上进行。比如清华今年就将通过“云”面试完成考研复试工作。
英国帝国理工学院校长爱丽丝·加斯特表示:“在线教育不只是将传统教学转移到网上。我们要从旧的教学范式转变为与数字化功能、局限相匹配的新方法。”
大规模、跨行业教育联盟成为可能
来源 | 世界经济论坛 "3 ways the coronavirus pandemic could reshape education"
作者 | Gloria Tam(密涅瓦项目企业与终身学习副院长)、Diana El-Azar(密涅瓦项目战略传播和市场开发高级总监)
本文提出了疫情后教育的三种趋势,第一是在线学习,第二是公私教育伙伴关系将越来越重要,第三是教育差距加大。重点分享第二点。
过去数周,疫情促使跨界教育联盟得以形成——政府、出版商、教育专业人员、技术提供商、电信网络运营商等共同合作提供学习平台,这可能成为未来教育的普遍趋势,特别是在主要由政府提供教育的国家。
比如在中国,就有由教育部和工信部领导下,召集不同群体开发的基于云的在线学习与广播平台。还有以中国香港为基地的readtogether.hk论坛,由60多个教育组织、出版商、媒体和娱乐业专业人士组成,提供900多项教育内容,包括视频、图书章节、评估工具和免费咨询服务等。
在过去十年,私立机构对教育创新和解决方案的投入越来越大。从美国的微软、谷歌到韩国的三星,以及中国的腾讯、平安、阿里巴巴,这些企业都开始觉醒教育的战略意义。但是以前他们彼此独立,对教育的影响范围有限,而这次疫情,有可能为大家在同一教育目标下,形成大规模、跨行业的联盟铺平道路。
责编丨王小波 芋圆
2594889720@qq.com
▼ 点击「阅读原文」,一键报名!